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對互聯網創業者來說,先做網站還是先做應用,似乎根本無需困擾。
許多創業者會說,那還用問嗎,當然是做應用了。
但對中小創業者來說,起步時先做網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。
這是一位國外互聯網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總結出的經驗。
這位創業者斯坦福大學畢業,曾經在谷歌工作,現在做一個視頻編輯方向的創業項目。
他認為互聯網創業者應該從網站開始,而不是手機應用。
這是有些反常識的,因為多年來那些最具吸引力的科技創業公司。
比如facebook、Sapchat、Uber、幾乎就是應用程序的同義詞。
而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,移動設備和軟件應用無處不在。
根據谷歌 Chrome 團隊和其他團隊的研究,人們花在移動應用上的時間比花在移動網站上的時間要多。
應用程序占用了90% 的手機時間和77% 的平板電腦時間。
這樣看應該做應用比做網上好,但有一個問題,應用程序流量分配更加極端,幾乎都集中在幾個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序上。
在國外,一個人在應用程序上花的時間,幾乎超過90% 都用在Facebook 或者 谷歌旗下的應用上,比如Instagram,youtube等。
中小創業者的應用想要獲得流量和下載安裝,成本非常高。
隨著用戶手機中的應用越來越多,除非你的應用特別吸引人,否則很難說服用戶下載你的應用,安裝在他有限的手機空間里。
和應用相比,用戶在網站上花的時間就更加平均。
在瀏覽器中,人們更容易訪問到他們在谷歌上找到的新網站。
因為不需要安裝應用程序,只要點擊鏈接就可以。
因此,對于中小創業公司來說,通過網站接觸到用戶比通過應用更容易。
另外,和應用相比,網站在更新升級上更加靈活。
只要web 開發人員更改網站,所有人再訪問就可以看到新的網站。
但移動應用則不同,每次升級,都要經過蘋果或谷歌等應用商店的嚴格審查。
許多應用的新版本需要一周時間才能獲得批準,而且經常審查不通過。
即使審查通過,用戶也必須安裝更新應用,才能看到新的應用。
在適配性方面,網站表現更好,因為創業公司的資源一般都有限,網站可以為電腦和手機等各種設備提供服務。
而應用程序的適配性就要差一些,iOS 和 Android的應用要分別開發,電腦也訪問不了應用。
在國際化方面,瀏覽器會自動翻譯網站的文本,因此網站開發人員不需要做太多額外的工作就可以接觸到外國用戶。
這意味著網絡產品可以免費國際化,這對于資金短缺的小團隊來說很重要。
應用則不行,要花更多的資源,進行翻譯,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發布。
還有利潤上,不管是創建立iOS 應用,還是安卓應用,都必須給蘋果或谷歌一個可觀的應用程序內購買和訂閱分成,通常是30%。
而對網站來說 ,用Stripe作為支付解決方案,只收取網站大約3% 的費用。
因此對資源有限的中小創業者來說,最好先從網站開始。
先通過網站快速試錯,不斷迭代,有了一定經驗和流量后再開發應用。
當然這只是對中小創業者,對有實力的創業者,或大公司,選擇又有所不同。
畢竟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,移動應用就是當下和未來的趨勢。
但如果你是一個學生,獨立黑客、年輕的開發人員或者中小創業者,有一些有趣的想法,網站可能比應用更適合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