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省農業廳發布《山西省2017年種植業工作要點》,記者就此進行走訪
清明谷雨兩相連,浸種耕種莫遲延。2017年4月,正是春耕生產大忙時節,可永濟市的種糧大戶周三學正為今年種什么而發愁。
48歲的周三學是永濟市栲栳鎮栲栳村的種糧大戶,2016年他種了200多畝玉米,收獲20多萬斤,可他的玉米成交價格每斤還不到0.6元,除去土地流轉費用和生產所需的各項投入,一年辛苦下來,還虧了七八萬元。
無論是從種糧收入考慮,還是對庫存壓力和可能出現“賣糧難”的擔憂,茫然的不止周三學一個糧農。
那么,今年山西農民種什么?怎么種?結合省農業廳近日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發布的信息,記者進行了相關走訪。
全省調減玉米50萬畝以上
占據山西糧食作物“半壁江山”的玉米,近年來總面積一直在2500萬畝左右,玉米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70%以上。但是,2016年玉米價格下降,種糧農民收益降低。
“每賣一斤玉米比過去少了4毛錢,別小看這幾毛錢,20多萬斤下來就是一個大數字!敝苋龑W告訴記者,他的土地都是流轉過來的,好一些的土地一年的流轉費是每畝500元,差一點的每畝也要兩三百元。為了確保玉米產量,去年他澆了好幾遍水,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不少,原來盼望著玉米能賣個好價錢,沒想到價格大“跳水”,一年辛苦算是白搭。
當記者問他,今年還種那么多玉米嗎?他說,正為這事兒犯愁呢,一想起來就糾結。繼續種的話,玉米市場的大行情不會改變,今年恐怕也很難賺錢。不種的話,承包的幾百畝地,一下子改種別的作物還真不是一句話的事。
記者了解到,2016年,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,“去除玉米高庫存”是糧食供給側改革的主線。2016年,山西玉米種植面積結束16年連續增長之勢首次調減,供給側改革及玉米價格的下跌是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。
那么,今年玉米怎么種?不種玉米種什么呢?
省農業廳發布的《山西省2017年種植業工作要點》明確指出,加快非優勢區籽粒玉米調減,2017年力爭全省調減玉米50萬畝以上。雁門關農牧交錯區要減玉米擴雜增飼、發展特色蔬菜,打造農牧交錯區結構調整樣板區;太行山沿線以及呂梁山區減玉米增雜糧,推進雜糧全產業鏈開發;忻定原等盆地區調轉籽粒玉米為特用玉米種植,擴大鮮食玉米種植;南部復播區推廣麥豆、麥菜模式,促復播玉米調減,合理輪作增加種植效益。
做大土特產,發展中藥材
“山西雜糧品種豐富、品質優良,但一直沒有擺脫‘小打小鬧’的格局,效益長期在低水平徘徊!笔∞r業廳廳長關建勛在全省農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,山西農產品資源豐富,但資源優勢尚未完全轉化為產業優勢、品牌優勢和競爭優勢。
今年,山西將優化雜糧、果菜藥等特色作物結構,打好“特色”“優質”牌,推動建設以功能農業為引領的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。
其中,以優質化為主攻方向,在小麥主產區扎實開展糧食高產高效創建,積極發展優質強筋小麥生產,推廣小麥和豆、菜、油等兩茬種植,提高種麥效益。以呂梁、長治、忻州、朔州和大同等五市為重點,以谷子、莜麥、蕎麥、高粱、豆類等為主抓品種,擴大規;瘶藴驶N植,增加雜糧種植面積30萬畝,選擇22個重點縣創建雜糧優質高效示范區。以品種改良、品質改進、品牌創建“三品”提升為抓手,深入推進水果提質增效工程,改造老果園30萬畝。以規模特色和安全綠色為方向,打造設施蔬菜、食用菌和露地蔬菜三大產業基地,新建設施蔬菜及食用菌10萬畝,改造日光溫室10萬畝,開發黃花菜、蘆筍等地方名特露地蔬菜20萬畝。
關建勛廳長介紹,山西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比全國低10個百分點,農產品加工業發育不足,尤其是精深加工嚴重滯后,多數還是賣原糧、原果、原藥。中藥材80%以上都以原料藥銷往全國各地批發市場,僅有不足20%用于加工。雜糧用于加工的也只有25%,營養化、功能化的精深加工少之又少。
今年,山西將穩步發展中藥材,在優勢區發展道地藥材40萬畝。新增馬鈴薯15萬畝,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馬鈴薯種植。穩定油料生產,擴大胡麻種植面積,優化品種品質。充分利用山西生態類型多樣的優勢,鼓勵和支持各地開發地理標志產品、地方歷史名品和區域特色產品,把地方特色小品種和土特產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。
打造30個旱作農業示范典型
力爭全省化肥使用量增幅降到0.6%以下;農藥使用量增幅控制在3%以內;打造30個區域特色明顯、產業帶動能力強的旱作農業示范典型……今年,山西種植業以綠色發展為導向,加快推進種植業轉型升級,努力推動種植業生產提質增效。
按照農業部要求,山西將在3個蘋果、1個設施蔬菜大縣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創建,并著力培育測土配方施肥社會化服務組織,為農民開展“測土、配方、配肥、供肥、施肥指導”一體化服務,重點培育15個測土配方施肥社會化服務組織。
同時,山西將建立5個果菜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區,開展蜜蜂授粉配套技術,建立20個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融合示范區,示范推廣15萬畝,輻射帶動100萬畝。重點扶持培育11個基礎條件好、管理規范、有發展潛力的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組織,提升統防統治社會化服務能力。
“在15個縣開展滲水地膜谷子穴播技術推廣,示范推廣面積21萬畝!笔∞r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從山西實際出發,在全省建設20個高標準農田節水示范區,輻射推廣旱作節水農業技術800萬畝。力爭打造30個區域特色明顯、新型主體參與、農機農藝配套、產業帶動能力強的旱作農業示范典型。(來源:山西晚報 記者 許晶晶)